斧柯烂尽
《水经注》〔魏晋〕
《东阳记》云:“信安县有悬室坂。晋中朝时,有民王质,伐木至石室中,见童子四人,弹琴而歌。质因留,倚柯听之。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,质含之,便不复饥。俄顷,童子曰:‘其归’。承声而去,斧柯漼然烂尽。既归,质去家已数十年,亲情凋落,无复向时比矣。”
译文及注释
译文
《东阳记》说:“信安县有一座山叫悬石板,晋朝的时候,有一个叫王质的樵民,砍树来到了一个石室中,看见有四个小童在弹唱,王质于是就停留下来靠在斧头把上听他们弹唱,小童把一个像枣核的东西给了王质,王质把它含在嘴里就不再感到饥饿,过了一会儿,小童们说让他回去,他听到后就回去了,斧头柄都腐烂了,回去之后,才发现自己已经离家几十年了,亲戚朋友都已不在,一切都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。”
注释
俄顷:一会儿
漼然:毁坏貌;消释貌。
亲情:亲戚朋友。
凋落:死亡。
向:从前。
杂诗三首 其三
张华〔魏晋〕
荏苒日月运,寒暑忽流易。
同好逝不存,迢迢远离析。
房栊自来风,户庭无行迹。
蒹葭生床下,蛛蝥网四壁。
怀思见不隆,感物重郁积。
游雁比翼翔,归鸿知接翮。
来哉彼君子,无然徒自隔。
庐山东林杂诗
释慧远〔魏晋〕
崇岩吐清气,幽岫栖神迹。
希声奏群籁,响出山溜滴。
有客独冥游,径然忘所适。
挥手抚云门,灵关安足辟。
流心叩玄扃,感至理弗隔。
孰是腾九霄,不奋冲天翮。
妙同趣自均,一悟超三益。